조글로카테고리 :
나의카테고리 : (한문) 칼럼/단상/수필
李水山原创:中国”三农”研究理论的重大分支
2015년 06월 29일 16시 39분
조회:7760
추천:3
작성자: 리수산
李水山原创:中国”三农”研究理论的重大分支
作者从事“三农”工作已经四十余年,看待”三农”问题就像齐白石的画那样,简洁通俗易懂,希望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分析解释透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虽然取得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也诸多,有些问题日积月累而积重难返。
1 、谁来种地? 不知从哪里发起这种看法与认识,于是众多研究人员纷纷加入求证研究,研究结果大都归结于:农民纷纷出外打工,除了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员,农村已经没有人种地了,于是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大农场、种养大户、户均200公顷的美式农场主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构想与主张占据主导地位,于是加快土地流转迫在眉睫,两亿小农处在这一风口浪尖上,被征用或流转土地而失地无业的数亿农民被“送上楼——赶进城”。农业部门也根据这一理论设计与开展工作,但是自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固化的农业管理体制再没有多少改革与变化,“三农”问题日积月累而积重难返。
2、与第一理论所不同的研究成果出自独立研究的年轻学者,他们走的不是先定调子再论证的既往固定研究方式,而是继承费孝通先生的实证研究精神,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长期跟踪实地发展变化开展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业的最大特点是小农经济,即两亿小农与他们的家眷一共九亿农村人口(俗称九亿农民)支撑着中国的农业,尽管他们的年龄偏大、生产效率不高,但的的确确是中国各地农业从业者主体,从世界各国比较看,与其说家庭农场不如说是家庭农业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征与生产方式,任何城市化、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都不是冲击或迫使这些小农破产或挤走进城的理由,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首先是这些小农的现代化,城市化也好,城镇化也好是为让他们生存与发展为宗旨的以人为本的农业现代化。但至于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质疑将土地还给农民的主张不敢苟同。目前,越来越凸显的农村空心化、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城市环境污染、食品污染、交通拥堵、人满为患、资源枯竭、挤破头看病难、黄赌毒酒驾吸毒入室盗窃等城市犯罪率迅速提高和治安恶化,都在证实着这一理论和实地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不可否认,这些难题的有一大部分是“三农”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和农业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结果,因为对粮食安全的过虑,更多的人关注或偏重于第一个主张,但上述问题越来越使决策部门焦头烂额、倍感压力,开始关注和倾听其他与以往或主流普遍认知有所不同的声音。
3、从制度改革与创新上立足彻底解决中国“三农”难题的主张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决策机构的关注。如将土地还给农民、促进城乡互动、新型城镇化、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著名经济学者吴敬琏也出来说话。这一理论与思考使人觉得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城乡互动为什么只打雷不下雨,最大阻力在哪里?这是人们联想到唱了几十年的农村“红线”,也有人担心城市资本去农村会让农民失去生存基础。几个留守儿童的自杀身亡,人们开始认为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农民妻离子散孤身出外打工,已经不是很光彩的地方政府与干部政绩了。将土地还给农民这一不用再重复试验而证明是全世界都通用或成功的做法,在中国被意识形态化了,成为属于农村一些既得利益阶层或全国左翼联盟固守阵地红线的堤坝,而不是为了什么九亿农民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更不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
有朝一日,将土地归还给农民,就像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合作银行那样,名正言顺、合理合法而顺理成章,“三农”问题就不是世纪难题了,再不必固守城乡二元结构,九亿农民就会有所尊严了。京津冀一体化,最好地证明,北京与天津的过密城市资源、资本、人口疏散到河北各地农村,让河北的农民不仅为一亩三分地深挖几百米井取水灌溉而耗尽资源、污染环境也维系生计困难,而是就地就近就业,他们和子女不必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农地保住了,宅基地不必拆除了,农民有收入了,子女就近上学了,家人就近看病了,孙子辈说不定还是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管或高工,我们在先进发达国家看到的美丽乡村和宜居舒适的小城镇在中国各地农村遍地开花而落地生根了。
也许,某一理论或研究成果都有利有弊,不能互相排斥诋毁,现在不是有时髦的说法叫混合经济、混合体制、综合考虑、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与时俱进吗?
2015.6.29
[필수입력] 닉네임
[필수입력] 인증코드 왼쪽 박스안에 표시된 수자를 정확히 입력하세요.